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战略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贵州沐易股份公司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学习行动——乡村振兴游学行。本次游学主要是学习江浙地区乡村振兴的先进发展模式,充分吸收先进经验与做法,为贵州的乡村振兴引进可借鉴、可落地的振兴思路和发展理念。
游学第一站,在浙江大学刘博士的介绍下,考察学习杭州市龙坞茶镇以茶产业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深刻感受打造产业体系,以产业带动活动,以活动带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强大生命力。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两山论”发源地安吉县余村。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了这个小山村考察,为余村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15年来,余村坚定践行“两山”重要思想,不但护美了绿水青山,也做大了金山银山,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3倍多。2016年,余村接待游客就超30万人,全村年总收入达到2.52亿元,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8732元一跃至2016年35895元。凭借“绿色发展”,余村成了中国首个“生态网红”村。在这里,曾经偏僻落后的小村庄,如今整洁美丽,成为浙江省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本与缩影,也成为全国绿色生态发展的样板村,在这里,我们深刻的体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内涵。
第三站来到了浙江首个田园综合体示范村——鲁家村,鲁家村的发展充分发挥了规划的顶层设计作用。搞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鲁家村引进民间资本,先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与建设投资,盘活土地资源,首推农业产业发展,创造一二三产业多种就业岗位,调动村民积极性,为更进一步的规划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站来到了嘉善县缪家村,参观了缪家村甜蜜小镇城市客厅、缪家乡村振兴学院,感受乡贤文化在乡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学习镇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级抱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工作方式。
第五站来到了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滕头村是一个具有水乡特色的江南小村,又是闻名遐迩的“全球生态五百佳”名村,更是世博会唯一的乡村案例。学习感受了滕头村突出人与自然、文化的互动式体验,村庄规划和园林营造,都会让人有完全不同的全新体验。
第六站来到台州市宁溪镇乌岩头村。该村始建于清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是典型的历史文化古村落,由于原住民不断外迁,村落凋零,破败不堪。宁溪镇在推进乌岩头古村落保护和利用时,充分发挥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双轮驱动”,除了引入民间民俗博物馆和民宿外,还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合作,引入了高校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将旧宅改建成见素艺术创作坊和抱朴书院,以书院形式主要传播国学经典文化。在对古村落的修缮中,同济大学团队一直本着 “新乡土主义”的理念,复刻乌岩头村的历史,让我们能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第七站我们来到台州市黄岩区沙滩村,沙滩村隶属于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位于屿头乡东南角,已有800余年历史。2013年,屿头乡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借此机会,沙滩村两委班子商量决定和同济大学合作,杨贵庆教授带领同济大学专家团队,成立了全国首个美丽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基地,帮村里全面规划设计,指导落地实施,从此沙滩村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最后一站来到淳安县下姜村,与村务助理姜先生促膝夜谈,姜先生从自身切身的经历与体会,分享了下姜村是如何从一个偏远的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如今年接待游客超70万的明星村,让我们受益颇丰。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已经成为以红色文化为特色兼顾美丽乡村的品牌化旅游主题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下姜样板。
本次游学虽然行程稍有紧张,不能逐一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学习,但我们却已大受启发,收获良多。通过这次游学,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内涵,深刻认识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并考察了中国农村绿色生态发展的典型样板,充分吸取样板村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方式方法,贵州沐易股份公司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理念与优秀团队,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为贵州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与农业农村发展贡献我们的一点绵薄之力。